围绕更便捷群众,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动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北京市司法局指导行业协会全面梳理、精减不必要的证明材料,“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达到112项。同时,制定覆盖公证所有事项的《申请公证事项材料清单》,详细列明申请每一类公证事项所需证明材料,最大程度方便公证事项申请人提前准备,让群众办明白证,不跑冤枉路。
疫情期间,创新“基本事项线上办,特殊公证线下办”公证模式,既有效防止群众接触感染,又确保群众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公证员助理魏俊的手机里,珍藏着几张特殊的照片。照片上,一位工作人员坐在窗台上、贴在大门外对老人“喊话”、记录、传递文书。据了解,照片记录的该公证处公证员徐斯宇为一位80多岁的老人办理公证的场景。
一位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要出售名下房产,买卖合同已经签订,原计划2020年春节后办理过户、迁户口等手续。疫情来袭,老人准备委托他人办理相关手续,但养老院实行封闭管理无法外出,希望公证处安排人员上门办理委托公证。受理了该公证后,公证员徐斯宇和助理魏俊来到了老人所在的养老院。因疫情管控需要,外人无法进入,两人隔着关闭的玻璃大门见到了老人,一番交谈后,确认老人的思路清晰,符合办理公证的各项条件。在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后,两人决定通过大门缝隙传递材料并让老人签字,同时隔着走廊的窗户对老人询问、告知,并将这一过程全程录像。最终,公证处顺利为老人办理了委托公证。
北京市东方公证处公证员张梦艾和助理何川也办理过一个特殊的公证。2020年8月8日是个周六,北京艳阳高照,酷暑难耐。临近中午,张梦艾、何川两人匆匆赶往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孙大爷已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了半年多,家里房子要被征收,急需他签字,孙大爷因此要办理委托公证。考虑到老人身体状况及医院特殊时期的防护要求,两人在医院楼道提前审核好资料,随后穿着无菌防护服走进重症监护室,依法依规以最快速度办理了委托公证。孙大爷感激地说:“特殊时期医院大家是最不愿意来的,没想到你们不仅来了,而且还来得这么快。”
今年1月份,北京市司法局发布首都公证行业执业理念体系,体系包含公证制度属性、公证机构定位、公证行业发展目标、公证姓“公”的涵义、公证监管应遵循的原则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公证机构的定位,强调“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