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党建示范巡礼丨东方公证处刘娟:以“三座桥梁”架起党建与公证为民的同心路
- 发布时间:2025-07-04





刘娟,女,2004年参加工作,200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北京市东方公证处党支部书记、主任。她长期坚守为民服务一线,恪尽职守、竭诚奉献;政治立场坚定,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公证处发展。牵头打造东方公证处党支部特色工作法和党建服务品牌,总结探索出“架三桥、促三融”党建工作路线,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显著提升党支部建设水平和公证处服务能力。
1
架“身份融合之桥”
在躬身力行中实现“双重角色”的转化定位

一是在制度建设中融合“设计者”与“践行者”角色。立项修订党支部工作章程,刘娟与支部委员共同打磨组织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文件,精心策划支部活动,确保每一次的学习会议和主题活动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是在攻坚破局中融合“指挥员”与“战斗员”担当。刘娟在北京市东城区重大征收腾退项目服务过程中,积极组建并亲自带领“党员先锋队”,深入项目前线,与队员们并肩作战,共同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项目方案,探讨高效便捷的服务模式。面对项目中的疑难复杂问题,第一时间靠前指挥,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问题得到迅速有效解决。
三是在服务一线中融合“示范者”与“倾听者”定位。在日常繁琐的党务与管理工作中,刘娟并未远离业务一线,通过承办继承、遗嘱等贴近民生的公证事项,真切了解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与期盼。努力做好榜样,倾听群众声音,带领全部党员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公证公益讲座和咨询活动。

2
架“先锋引领之桥”
在关键领域锻造“红色先锋”的示范矩阵

一是思想引领上做“举旗人”。刘娟作为党支部书记主持并推动了东方党支部“一二三”工作法的创建与完善工作,以“一心二先三明确”为核心理念,为党支部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通过工作法的实施,不仅强化了党员的思想认识,更在实践中提升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作风锤炼上做“清障者”。带头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恪守公证员执业规范和职业道德,以实际行动树立党员良好形象。带头开展自我批评,深入剖析自身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组织谈心谈话,虚心接受其他党员和群众的批评与建议。
三是急难险重中做“擎旗手”。在公证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刘娟带领标准化办公室成员完成标准体系搭建和标准文本的编写工作。通过充分讨论,精益求精,确保每一份标准文本都能准确反映公证服务的精髓,为项目验收打下坚实基础。

3
架“党群连心之桥”
在服务实践中激活“红色细胞”的生机活力

为了将红色力量深植于公证服务的每一个角落,刘娟与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共同研究并主导推行以下三项机制。
一是先锋培育机制。大力推动并实施“双培双带”工作模式,即“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积极开展“老党员带新党员、党员带群众”实践活动。近三年来,东方公证处党支部已成功发展9名党员,平均年龄为33岁,不仅在业务办理上表现出色,在公益服务和群众满意度方面也均成为佼佼者。
二是岗位建功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实施重要项目、关键岗位党员负责制,激励党员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还通过群众、党员和组织的多元评价,确保党员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和公正认可。
三是服务延伸机制。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党支部围绕“亲民、高效和便捷”的目标,推出的全流程线上服务、公证+认证一体连办服务、便捷化家事服务以及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公证云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理公证业务。在标准化建设期间,重点以“提速、畅通、可视”等内容对窗口服务进行升级,让公证服务更加贴心、便捷。




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刘娟始终铭记:党建的温度源于群众的获得感;党员的成色见于为民服务。展望未来,刘娟表示,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诠释党的宗旨,践行党的使命。以实干助力公证服务提质增效,让每一份公证书都成为传递温暖与公正的使者,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法治信仰的坚定播种者!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