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党建示范巡礼丨长安公证处党支部:“三安”党支部工作法
- 发布时间:2025-07-03

长安公证处党支部
“三安”工作法

基本情况



北京市长安公证处成立于1993年,是北京市司法局直属事业单位。公证处党支部持续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五个一”长效学习机制和“四谈”长效沟通机制为基石,精耕“安老”“安群”“安益”三大公益品牌。





“三安”工作法

长安公证处党支部在市司法局党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公证工作实际,创设“三安”党支部工作法,以“安”系列公益品牌为支柱,深化老龄服务、构建社区公证网络、启动青年志愿者联盟,以公证专业力量服务社会,彰显了党组织的责任担当与党员的先锋作用,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社会影响力。
“安老”“安群”“安益”三措并举,有效解决党建引领不足问题,能深度挖掘党建潜力,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将党的服务理念深度融入公证公益,强化为民服务实效,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展现公证服务新高度。





支部工作法举措

PART.01

深化“安老”品牌建设
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深刻变革中,长安公证遗嘱中心作为长安公证处党支部匠心独运的老年人专属公证服务品牌,自2017年成立以来,汇聚了一支由党员引领、公证员精英组成的专职团队,始终秉持"安老"初心,通过轮值制度确保服务的专业性与高效性,更让80%以上的老年朋友享受到即来即办、一次办结的便捷体验,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心,安享晚年;构造服务闭环,从初始咨询到遗嘱定制,从妥善保管到执行,乃至后续的继承及家事法律支持,均可一揽子解决老年群体后顾之忧,让老年人在省心处觅得安心;升级硬件设施,增设无障碍设施,提供个性化一对一咨询及上门服务。

长安公证遗嘱中心作为长安公证处党支部在"安老"领域的一张名片,不仅彰显了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PART.02

构建“安群”新生态
在深化社区服务与创新工作中,长安公证处携手东城区景山街道,历经十余载合作,构建起坚实而温馨的“安群”服务网络,铸就了公证与居民间的信任桥梁。
近期,长安公证处党支部进一步细化服务颗粒度,组织全体党员进社区,创新实施公证网格员制度,以楼宇为经纬,编织覆盖全面的公证服务网,确保每位居民都能享有专属公证员,实现公证咨询与办理的即时响应与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了“公证服务进万家,法治温暖零距离”。

同时,依托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打造公证服务数字桥梁。定期输送公证办理经典案例及法律知识,更通过在线咨询、预约办理、材料预审等智能化服务,极大缩减了居民的时间成本,提升了公证服务的效能与便捷性。
此外,精准洞察中小微企业的稳健发展、高校师生的法律护航、老龄化社区的温情关怀、军营与幼儿园的法治启蒙等不同社群需求,量身定制专题活动与法律咨询会,运用数字化工具与跨界合作的力量,将公证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社群每一个角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安群”服务体系,不仅增强了居民的法律安全感与信任感,更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法治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PART.03

以“安益”志愿者联盟为引擎
激发青年党员活力
积极组建并壮大“安益”志愿者联盟,集结40岁以下党员青年力量,将公证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强大动力。通过“四项”公益清单——企业公证护航计划、乡村振兴助力行动、法律援助直通车服务、公证宣传月活动,将公证服务深度融入企业合规、乡村振兴、法律援助等多个领域,还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提升公众对公证的认知与信任。


“安益”联盟不仅是服务的载体,更是青年党员成长的摇篮。青年党员们以专业知识为剑,以实践为马,解决难题,锤炼能力,拓宽视野,更在服务中深化对党的忠诚与对社会的责任。能够激励更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让公证之光温暖人心,照亮前行之路。





支部工作法成效

长安公证处完善遗嘱中心人员队伍力量,组织三名专职公证人员全程配合值班公证员办理公证遗嘱;专人配置和专业分工改变了传统上,公证员从前期接待到最后出具公证书“一站到底”的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从以往一天办理1-2件遗嘱公证,提高到现在每天可办理10余件,大大提高了公证遗嘱的质效;其中80%以上的当事人只需到公证处一次就可以办结,大大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
实施“三安”工作法,通过“安群”“安老”“安益”三维公益行动,有效服务了社会,充分展现了公证行业的公益属性和责任担当。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展现新作为的重要路径,极大地激发了党建工作的动力与活力,强化了党支部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党建工作质效显著提升,为推动公证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关推荐
